面食对身体好吗(3)
2024-01-12饮食 来源:图文百科
在选蔬菜时大家可以“好色”一点,比比谁的菜篮子更富色彩。菠菜、油麦菜、胡萝卜、紫甘蓝、红苋菜……深色蔬菜要占一半。当然,少不了食用菌(口蘑、香菇、木耳)和海菜(裙带菜、紫菜、海白菜)。吃水果则要挑选应季、新鲜的,现吃现买。
蔬菜水果吃一样就行?当然不够。蔬菜水果都是宝,但营养价值各有侧重,蔬菜植物化学物丰富,水果富含有机酸、芳香物质,两者不能互相代替。
3、“盐超标”十年未改观
法则三:做菜用盐勺,隐盐别忽视
近几年食品中某物质“超标”一词不绝于耳,引起人们的不安。然而,营养专家们苦口婆心说了十几年的“盐超标”却很难听进去。
国际上对盐的摄入量越调越低,而我国居民的“重口味”却不见好转。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显示,每人日均食盐消费量为12克,是建议量的两倍。十年过去了,一个尚未发布的营养调查数据显示,国人食盐消费量仍未见明显下降。
“盐超标”的危害,虽不如洪水猛兽般来势汹汹,但架不住其长年累月对身体的侵蚀。高盐饮食是国际上公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之一,可诱发脑血栓和心肌梗死。因此,日常饮食中,盐,少点,少点,再少点。
如果实在管不住手里的盐勺,不妨用限盐勺根据人数,按照每人5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把全家一天的盐量出,每天就限定这些量。
控盐就是炒菜少放盐?炒菜要少放盐,但也要留意隐性盐。看包装上的营养标签,标注400毫克钠就相当于1克盐。此外,还要注意酱油、咸菜以及各种酱中的“隐性盐”。
4、中国胖子十年增1亿
法则六:饮食八分饱,吃动两平衡
肥胖是全世界的公共健康问题,会导致很多严重的健康后果,如心脏病、中风、2型糖尿病以及一些癌症。1992年~2002年10年间,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38、6%和80、6%,估计超重和肥胖者增加了1亿。
胖子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每天10分饱,甚至12分饱,吃得多,动得少,长期下来造成能量在体内累积,就会把自己吃成胖子,吃成“三高”。
减肥的确是个难题,女人把减肥当事业。但是,减肥不是难在没方法,而是难在坚持。吃和动是维持健康体重的两个方面,控制进食量,增加身体活动可以预防和控制肥胖。饮食方面,八分饱,尤其是晚餐,如果做不到,就先从每天少吃一两口做起。养成天天运动的好习惯,特别是快步走、慢跑、游泳、骑车等有氧耐力运动,既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还能提高骨密度。但要注意,保证运动时间(每天30分钟以上)及长期有规律的运动才有用。
孩子小时候胖点没事?很多研究表明,儿童期肥胖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肥胖的儿童成年后更有可能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脂肪肝、骨骼关节等疾病。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发现,15~18岁少年肥胖者高血压率达40、9%,儿童少年血脂异常率为2、2%,估计有563万6~17岁学龄儿童少年血脂异常;而2009年的数据显示,约70万儿童少年空腹糖耐量受损,糖尿病患病人数约59万人。
5、许多人早餐吃得像乞丐
法则七:早饭要吃好,三餐要按时
早餐吃得像皇帝,午餐吃得像贫民,晚餐吃得像乞丐。道理都知道,但许多人却完全反过来,早餐像乞丐,晚餐像皇帝。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的城市儿童少年早餐调查显示:1998年有6、7%的3~16岁儿童少年经常不吃早餐,而2008年的数据显示,中小学生每天不吃早餐比例在7%左右,10年过去了,早餐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在2011年对全国10余个城市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仅为65%,近三成学生采取节食的方法进行减肥。
曾有媒体报道,有35%的白领饿着肚子上班,你是否也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呢?
营养早餐包括四类
主食、肉蛋、奶或豆类、蔬果。如果你只吃了两类或以下则营养不足。吃不好早餐是孩子成长的绊脚石,影响学习、认知能力和体能;对成人来讲,不吃也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健康。
年轻人的胃病高发,大部分都是与三餐不按时吃有关,饥一顿饱一顿,这一点也是许多妈妈们对孩子唠叨最多的。按点吃饭,消化系统会形成与饮食行为相适应的规律,两餐间隔4~6小时,有利于营养的消化吸收和胃肠健康。
不吃早餐能减肥?错,不吃早餐反而会增肥。《美国预防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调查了9、3万名参加者,结果表明,吃早餐频率最低者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是几乎每天吃早餐者的1、75倍,儿童少年也一样,越不经常吃早餐,超重肥胖的危险越高。
6、食物还是要回归天然
法则八:新鲜食物好,少买加工品
天然、新鲜的食物营养价值相对较高,而食物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破坏部分营养成分,甚至会产生一些对健康不利的物质。比如,粗粮中含有大量对肠道健康有益的谷物纤维,但精细加工后含量大大减少,保护肠道的功能也几乎丧失。这是近10年来,结直肠癌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蔬菜水果吃一样就行?当然不够。蔬菜水果都是宝,但营养价值各有侧重,蔬菜植物化学物丰富,水果富含有机酸、芳香物质,两者不能互相代替。
3、“盐超标”十年未改观
法则三:做菜用盐勺,隐盐别忽视
近几年食品中某物质“超标”一词不绝于耳,引起人们的不安。然而,营养专家们苦口婆心说了十几年的“盐超标”却很难听进去。
国际上对盐的摄入量越调越低,而我国居民的“重口味”却不见好转。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显示,每人日均食盐消费量为12克,是建议量的两倍。十年过去了,一个尚未发布的营养调查数据显示,国人食盐消费量仍未见明显下降。
“盐超标”的危害,虽不如洪水猛兽般来势汹汹,但架不住其长年累月对身体的侵蚀。高盐饮食是国际上公认的高血压危险因素之一,可诱发脑血栓和心肌梗死。因此,日常饮食中,盐,少点,少点,再少点。
如果实在管不住手里的盐勺,不妨用限盐勺根据人数,按照每人5克(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把全家一天的盐量出,每天就限定这些量。
控盐就是炒菜少放盐?炒菜要少放盐,但也要留意隐性盐。看包装上的营养标签,标注400毫克钠就相当于1克盐。此外,还要注意酱油、咸菜以及各种酱中的“隐性盐”。
4、中国胖子十年增1亿
法则六:饮食八分饱,吃动两平衡
肥胖是全世界的公共健康问题,会导致很多严重的健康后果,如心脏病、中风、2型糖尿病以及一些癌症。1992年~2002年10年间,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38、6%和80、6%,估计超重和肥胖者增加了1亿。
胖子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每天10分饱,甚至12分饱,吃得多,动得少,长期下来造成能量在体内累积,就会把自己吃成胖子,吃成“三高”。
减肥的确是个难题,女人把减肥当事业。但是,减肥不是难在没方法,而是难在坚持。吃和动是维持健康体重的两个方面,控制进食量,增加身体活动可以预防和控制肥胖。饮食方面,八分饱,尤其是晚餐,如果做不到,就先从每天少吃一两口做起。养成天天运动的好习惯,特别是快步走、慢跑、游泳、骑车等有氧耐力运动,既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还能提高骨密度。但要注意,保证运动时间(每天30分钟以上)及长期有规律的运动才有用。
孩子小时候胖点没事?很多研究表明,儿童期肥胖是个很严重的问题。肥胖的儿童成年后更有可能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脂肪肝、骨骼关节等疾病。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发现,15~18岁少年肥胖者高血压率达40、9%,儿童少年血脂异常率为2、2%,估计有563万6~17岁学龄儿童少年血脂异常;而2009年的数据显示,约70万儿童少年空腹糖耐量受损,糖尿病患病人数约59万人。
5、许多人早餐吃得像乞丐
法则七:早饭要吃好,三餐要按时
早餐吃得像皇帝,午餐吃得像贫民,晚餐吃得像乞丐。道理都知道,但许多人却完全反过来,早餐像乞丐,晚餐像皇帝。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的城市儿童少年早餐调查显示:1998年有6、7%的3~16岁儿童少年经常不吃早餐,而2008年的数据显示,中小学生每天不吃早餐比例在7%左右,10年过去了,早餐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在2011年对全国10余个城市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仅为65%,近三成学生采取节食的方法进行减肥。
曾有媒体报道,有35%的白领饿着肚子上班,你是否也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呢?
营养早餐包括四类
主食、肉蛋、奶或豆类、蔬果。如果你只吃了两类或以下则营养不足。吃不好早餐是孩子成长的绊脚石,影响学习、认知能力和体能;对成人来讲,不吃也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健康。
年轻人的胃病高发,大部分都是与三餐不按时吃有关,饥一顿饱一顿,这一点也是许多妈妈们对孩子唠叨最多的。按点吃饭,消化系统会形成与饮食行为相适应的规律,两餐间隔4~6小时,有利于营养的消化吸收和胃肠健康。
不吃早餐能减肥?错,不吃早餐反而会增肥。《美国预防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调查了9、3万名参加者,结果表明,吃早餐频率最低者发生超重或肥胖的风险是几乎每天吃早餐者的1、75倍,儿童少年也一样,越不经常吃早餐,超重肥胖的危险越高。
6、食物还是要回归天然
法则八:新鲜食物好,少买加工品
天然、新鲜的食物营养价值相对较高,而食物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破坏部分营养成分,甚至会产生一些对健康不利的物质。比如,粗粮中含有大量对肠道健康有益的谷物纤维,但精细加工后含量大大减少,保护肠道的功能也几乎丧失。这是近10年来,结直肠癌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