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百科
首页 > 文库快照

写景的随笔(6)

2024-01-12 来源:图文百科
行至何家湾,弃路沿堰沟而行,豁然开朗,如入仙境一般。道旁黄花伴,脚边清溪陪;台地满新绿,色块惹人醉。进村入寨,引来几声犬吠。进入孙家村,景色完全变了模样,满眼皆黄,两岸的树木本该是新技嫩芽,皆被堰塞湖水淹没后枯死;河床上到处是淤泥,干隔裂成块,行走于上,偶尔还会晃动;岸边高大的树枝上挂着衣物,还有窗框;土房坍塌如泥,偶尔有几处砖房,要么淤泥没顶,只露出点屋脊,要么也人去屋空,一片狼藉;一路行来,倍感凄凉,心情沉重。行至会泽纸厂乡江边村,见天色已晚,再往下就很难找到食宿,更何况我们已经口干舌噪,饥肠咕咕。正在这时,遇到一老大嫂出门倒垃圾,我便向她打听食宿之地,她说农村没有饭店旅馆,只有纸厂才有,纸厂不是我们的途经之地,即使是也无法赶到。我说“大嫂,我们一行六人,能否在你家吃住一晚。”“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就将就吧!
”大嫂如是说,听了她的话,我们非常感激。
虽然还是大年初四,江边村似乎没有浓浓的年味。大嫂把我们引到她家后,她的老伴徐大哥便锯柴烧火做饭。大嫂又叫她的儿子去地里弄了新鲜的青菜回来。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开饭了,虽然不是佳肴,却有一份浓浓的深情。吃完饭,天色已暗,我们便在星夜之下,乘着江风,来到江边的天然温泉边。温泉不大,四五十平米左右,温泉里却有很多村民在泡澡,大人小孩,男的女的,说话声、笑声此起彼伏。我们只有各自寻找最佳之地,把疲劳的双脚放在温泉里泡着,不泡不知道,渐渐地开始放松,热流随着脚心渐渐地散开,有一种舒展的感觉,感觉脚板似乎大了许多,酸痛之感亦随水渐消。也许是看着温泉里嬉戏的人们,还是泡脚后的舒服,于或是想在月夜下感受温泉的惬意诱惑,我们终于按奈不住了。小强和我便剥落衣裤,下了温泉,全身置于温泉,股股热流从下往上直涌,疲劳亦如附体之尘,随着浸泡而渐去。
几个徒友看我们下去了,也没有再顾及什么,纷纷入池。江风徐徐,江水如诉,月明星稀,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心里由不得不感慨。一年前的初五,我们曾经路过此处,因赶路没有来得及享受这里的温泉,不曾想一年后的初四弥补了缺憾;半年前,这里还是江水泛滥成灾,好多村民因其离家,好多人因其失去了生命。回想这些,生活、工作中的种种不如意,算得了什么,活着真的好。夜已深,我们返回徐大哥家,他们还在等着我们。回来后,几个徒友又在徐大哥家门口喝水闲聊,看时间晚了,他们便把我们安置在帐篷里休息。通过了解,许多家庭的房子受损不能居住,过年了,大都在原来的屋子里煮饭吃,晚上依然入帐休息。徐大哥家的房子是砖房,没有多大的损毁,他们依然住在里面。徐大哥说现在还有余震,出于安全,把我们安排在帐篷里休息。徐大哥的话虽然不多但很温馨。
来到帐篷,被子毛毯干干净净的,帐篷虽然简陋却很温馨。因为一天的徒劳,再加之泡了温泉,倒下去便睡意浓烈,半睡半醒之间,我仿佛感觉有两次床往上颤抖了一下,第一次我还喊了一声。第二天早上徐大哥说:“昨天晚上又震了两下,我们是已经习惯了。”听了徐大哥的话,印证了我的感觉,也让我再次感受了徐大哥一家安置我们入帐的好意。
早上九时,告别徐大哥一家,开始了第二天的徒程。顺路而下,通过铁索桥,我们第二天的徒程将在鲁甸境内。行走于桥上,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铁桥晃晃,却没有了去年悠然的心情,去年的今天,我们曾在铁桥晃晃悠悠中嬉戏追逐,曾在桥边的柳树下休息吃中饭,江岸两边的房子隐于柳林之中,柳枝随风飘舞,孩子们在江边嬉戏玩耍,一个老大妈还叫我们去她家烧水喝。一年后的今天,目睹的却是一片废墟,村子没了,孩子们的嬉戏之声也没了,也不知老大妈是否安好。
带着沉重的心情,踏着村子的废墟,进入山道,时上时下,来到一滑坡地段,我们非常小心地用手扶着坡体,特别谨慎地起脚落脚,稍有不慎就会跌入一二十米下面的江中。几经辗转,又路过好几个被淹没的村子,到了曾经人气颇望的红石岩温泉所在地,又是一片被水淹没的废墟,四处荒芜,只有几个村民还在收拾老屋里有用的东西,江边一座砖房上一面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依然随风飘舞。不难想像灾情出现后,这面旗帜的凝聚力。旗帜就是方向,进入淹没之区,没有寻找到美丽的风景,但这里在灾难来临之时却演绎了比美丽风景更为动人的生死大营救,是这面旗帜坚定了灾区共产党人的信念,坚定了灾区人民的信念。无论有多大的灾难,党始终和灾区人民在一起。
经过红石岩隧道,看着被大地震撕破的山岩,形成巨大的堰塞湖,有一种揪心的痛,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烈日之下,行走于堰塞湖区,随处都有“边坡落石,禁止通行”的警示牌。尽管很累,我们亦不敢久留。行至堰塞湖坝上,机器轰鸣,偶有车辆出入,那是云南省水电十四局的工作人员在打隧道,相信要不了几年,这里将又是一座水电明珠。翻越湖坝,巨石如垒,重重叠叠,行于上,手脚需并用,方可前行。徒友们似乎忘记了疲劳和炎热,一气呵成,走出堰塞湖,走至天生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