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作文(3)
家乡的春节真好呀!
“好运来祝你好运来,好运带来了喜和爱,好运来,我们好运来迎着好运兴旺发达通四海……”新的一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好运连连,所以在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大扫除。这按贵州的说法叫做“扫扬尘”,除了扫除灰尘外,重要的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也是贵州人对辞旧迎新的表现。除夕一大早,妈妈就把我叫醒,让我帮姑婆、姑丈一起大扫除。我拿着鸡毛掸子,在窗户上、茶几上、椅子上轻轻地扫着,扬起的灰尘在暖阳的照射下,就像漫天飞舞的柳絮,又像纷纷扬扬的白雪,顺着冬风飘到了窗外,我不由得想:如果下雪就好了,这样就又为春节增添了几分乐趣了。
大扫除结束以后,妈妈带我去街上“赶场”。赶场怎么说呢就像“菜市一条街”,大家先在地上铺上一层布或放置一个桌子,再把要卖的东西放在上面就可以“开档”了!虽然平时每隔几天也会有赶场,但一年的最后一场,和平时赶场的意义完全不一样,场景也不一样。年前的最后一场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去置办年货,而赶场卖的东西,也更加五花八门。五颜六色的糖果悠闲地躺在盆子里,任人挑选;各式各样的民族小饰品吸引着外来游客的注意;祭祖用的孔明灯被挂在竹竿上,惬意的俯视着真个市集场……卖麦芽糖的老爷爷叮叮当当地敲着手中的小铁块,吸引更多人来买他的糖,而卖冰糖葫芦的老奶奶也不甘示弱,她大声地吆喝着:“冰糖葫芦,冰糖葫芦!卖冰糖葫芦啦!山楂的、草莓的、杂果的,样样都有嘞!”任赶场里多么热闹,可那盆子中的鱼儿却不染尘世喧嚣,依然安静、快活地在水里游着。
我买了一袋麦芽糖,一咬,甜甜的,黏黏的,仿佛心都被这美味的麦芽糖给糊住了。
置办完年货回到家中,大姑婆给我们端上了一碗香喷喷的腊肉,问这腊肉的来历,大姑婆告诉我们,在过年前一到半个月,贵州人都会把自家养了一年的一头大肥猪牵来宰杀,然后请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一起来吃一顿热闹的杀猪饭,一起分享丰盛的猪肉大餐和即将过年的喜悦。还有一部分猪肉被拿来做成腊肉,杀完年猪后人们便将鲜肉粘上盐放进腌缸,腌制几天后取出来,然后搭好架子,用柴火烟熏火燎。一段时间后,肉就会变得色泽油黄透亮、香味扑鼻,这叫做“秋腊肉”。用牙签叉起一块腊肉放进嘴里,仔细品尝,你会感觉到一股柴火的味道,非常美味!
比起腊肉,我更喜欢的是糍粑。糍粑是以糯米为主料,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搁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黄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贵州有句俗语叫“二十八,打糍粑”,年近三十的时候,外面冰天雪地,屋里糍粑却打得热火朝天!浓浓的`米香不断地从厨房溢出,蒸到九分熟的时候,起锅,将蒸好的糯米饭倒进石臼里。打糍粑看起来容易,打起来还真不简单。一般初学者的木棍不是一会被糯米黏住,提不起来,就是一会相互“打架”,没多久就会感到手臂软绵绵地没有力气。当地村民结实说打糍粑其实是个技术活,讲究快、准、稳、狠,这样糯米才能打得均匀,打得瓷实,黏糊糊的有韧性。糍粑就像一个调皮、贪玩的小孩,它时常会黏在你的牙齿上,不肯离开!
而到了年夜饭时间,就更加热闹了!亲人们都齐聚一堂,坐在餐桌边有说有笑的,可我却一边听着大家唠嗑,一边默默地“埋头苦干”。因为这是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当然要吃得好才行!餐桌上的菜式很多,辣椒牛肉、包蛋饺、水煮鱼、烧腊味……我的嘴都停不下来了。
年夜饭后,大家一起聊天,一起看春晚,一起嗑瓜子,欢声笑语充斥着整间屋子。0点一到,窗外的烟花和爆竹就闹了起来,满城除了“噼噼啪啪”的声音外,再听不见其它的声音。一年,就在这欢笑声与爆竹声中过去了,我们每个人都相信,新的一年,一切一定会变得更加好的!
家乡的春节真热闹啊!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我家乡的春节!
春节历来被人们所正视,所以节前的预备也是比较漫长的,一般是节前的一个月或半个月开始。在这期间,人们总会去赶大集,从集上回来的人们身上一定是大包小球的,就像是大搬家一样,而那些包裹里定会有挂钱儿、对联、一些烟酒糖茶等东西。到了离春节还有六七天的时候,女主人会把家的里里外外都打扫一遍,收拾的干净、爽利,以免给客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到了春节前一天的时候,人们就忙开了。上午是贴对联,贴挂钱儿,中午女主人则会做一桌丰盛的饭菜来招待两方的双亲,一家人其乐融融,合家欢乐。晚上则更热闹,吃饺子、放鞭炮,万家灯火,热闹不凡。
家乡的春节作文 5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会有它过春节的一套习俗,而每个地方的习俗,往往都不太一样,我的家乡贵州也不例外,它也有一套传统、独特的春节习俗,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好运来祝你好运来,好运带来了喜和爱,好运来,我们好运来迎着好运兴旺发达通四海……”新的一年,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好运连连,所以在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大扫除。这按贵州的说法叫做“扫扬尘”,除了扫除灰尘外,重要的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也是贵州人对辞旧迎新的表现。除夕一大早,妈妈就把我叫醒,让我帮姑婆、姑丈一起大扫除。我拿着鸡毛掸子,在窗户上、茶几上、椅子上轻轻地扫着,扬起的灰尘在暖阳的照射下,就像漫天飞舞的柳絮,又像纷纷扬扬的白雪,顺着冬风飘到了窗外,我不由得想:如果下雪就好了,这样就又为春节增添了几分乐趣了。
大扫除结束以后,妈妈带我去街上“赶场”。赶场怎么说呢就像“菜市一条街”,大家先在地上铺上一层布或放置一个桌子,再把要卖的东西放在上面就可以“开档”了!虽然平时每隔几天也会有赶场,但一年的最后一场,和平时赶场的意义完全不一样,场景也不一样。年前的最后一场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去置办年货,而赶场卖的东西,也更加五花八门。五颜六色的糖果悠闲地躺在盆子里,任人挑选;各式各样的民族小饰品吸引着外来游客的注意;祭祖用的孔明灯被挂在竹竿上,惬意的俯视着真个市集场……卖麦芽糖的老爷爷叮叮当当地敲着手中的小铁块,吸引更多人来买他的糖,而卖冰糖葫芦的老奶奶也不甘示弱,她大声地吆喝着:“冰糖葫芦,冰糖葫芦!卖冰糖葫芦啦!山楂的、草莓的、杂果的,样样都有嘞!”任赶场里多么热闹,可那盆子中的鱼儿却不染尘世喧嚣,依然安静、快活地在水里游着。
我买了一袋麦芽糖,一咬,甜甜的,黏黏的,仿佛心都被这美味的麦芽糖给糊住了。
置办完年货回到家中,大姑婆给我们端上了一碗香喷喷的腊肉,问这腊肉的来历,大姑婆告诉我们,在过年前一到半个月,贵州人都会把自家养了一年的一头大肥猪牵来宰杀,然后请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一起来吃一顿热闹的杀猪饭,一起分享丰盛的猪肉大餐和即将过年的喜悦。还有一部分猪肉被拿来做成腊肉,杀完年猪后人们便将鲜肉粘上盐放进腌缸,腌制几天后取出来,然后搭好架子,用柴火烟熏火燎。一段时间后,肉就会变得色泽油黄透亮、香味扑鼻,这叫做“秋腊肉”。用牙签叉起一块腊肉放进嘴里,仔细品尝,你会感觉到一股柴火的味道,非常美味!
比起腊肉,我更喜欢的是糍粑。糍粑是以糯米为主料,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搁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黄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贵州有句俗语叫“二十八,打糍粑”,年近三十的时候,外面冰天雪地,屋里糍粑却打得热火朝天!浓浓的`米香不断地从厨房溢出,蒸到九分熟的时候,起锅,将蒸好的糯米饭倒进石臼里。打糍粑看起来容易,打起来还真不简单。一般初学者的木棍不是一会被糯米黏住,提不起来,就是一会相互“打架”,没多久就会感到手臂软绵绵地没有力气。当地村民结实说打糍粑其实是个技术活,讲究快、准、稳、狠,这样糯米才能打得均匀,打得瓷实,黏糊糊的有韧性。糍粑就像一个调皮、贪玩的小孩,它时常会黏在你的牙齿上,不肯离开!
而到了年夜饭时间,就更加热闹了!亲人们都齐聚一堂,坐在餐桌边有说有笑的,可我却一边听着大家唠嗑,一边默默地“埋头苦干”。因为这是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当然要吃得好才行!餐桌上的菜式很多,辣椒牛肉、包蛋饺、水煮鱼、烧腊味……我的嘴都停不下来了。
年夜饭后,大家一起聊天,一起看春晚,一起嗑瓜子,欢声笑语充斥着整间屋子。0点一到,窗外的烟花和爆竹就闹了起来,满城除了“噼噼啪啪”的声音外,再听不见其它的声音。一年,就在这欢笑声与爆竹声中过去了,我们每个人都相信,新的一年,一切一定会变得更加好的!
家乡的春节真热闹啊!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我家乡的春节!
家乡的春节作文 6
我的家乡在辽宁省向阳县的一个小村庄,你若是来到这里,那么数都数不清的节日风俗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而其中最热闹、我最喜欢的一个节日就是家乡一年一度的春节。春节历来被人们所正视,所以节前的预备也是比较漫长的,一般是节前的一个月或半个月开始。在这期间,人们总会去赶大集,从集上回来的人们身上一定是大包小球的,就像是大搬家一样,而那些包裹里定会有挂钱儿、对联、一些烟酒糖茶等东西。到了离春节还有六七天的时候,女主人会把家的里里外外都打扫一遍,收拾的干净、爽利,以免给客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到了春节前一天的时候,人们就忙开了。上午是贴对联,贴挂钱儿,中午女主人则会做一桌丰盛的饭菜来招待两方的双亲,一家人其乐融融,合家欢乐。晚上则更热闹,吃饺子、放鞭炮,万家灯火,热闹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