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百科
首页 > 文库快照

孔子的故事(8)

2024-01-12 来源:图文百科
古时的书,其实都是一些竹简上刻或书写的篆字,东汉蔡伦发明造纸,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都在其以后许多年。
在众人的一番折腾下,马车被推上了岸,书也被捞上来了。但是,那些书全被水浸湿了。孔子心中焦急,四处张望,欲找一个晒书之所。还是颜回年轻,眼尖,“瞧!对岸有一座山丘。”那座山有300多米高,四面无倚,独凸而立,顶部平坦洁净,足有二亩见方。孔子憋皱的眉头舒展了,此时秋高气爽,阳光直照山头,很好晒书。弟子们很快将被打湿的书搬到山顶,铺开晾晒起来。周边也没有什么人,子路、子贡、颜回也不顾斯文,脱掉长衫,拧干晾晒。
经历了刚才的一番折腾,孔子站在山顶,俯瞰潺潺流水,不禁仰天长叹道:“美哉水,洋洋乎!可惜的是这儿没有桥,此处要是有一座桥
就好了,过往行人就不会如我等受涉水之苦了!”
随后,孔子师徒落坐于两丈多长的长石上,稍事休息,以等书晒干。子路回想起近段的行程,种种不幸,不禁发起牢骚,口里念叨:在宋国的一棵大树下习礼时,宋司马桓魑欲杀师傅;在于野被陈蔡大夫围困三日,粒米未进,很多人都饿病了;上午在旧街让项橐毛孩戏弄,下午又人车落水,真是不幸,可谓“风刀剑树严相逼”。
孔子宽解道:“天降大任于我等,实现周礼,天下归仁,任重而道远。忍饥挨饿,受苦受难,在所难免。我们必须坚韧弘毅,矢志不移,死而后已。”
孔子师徒当年晒书的山就在今问津书院的后边,山势平坦,有茂林修竹,茵茵庄稼,被称之为晒书山。孔子当年坐过的那块长石被称为“坐石”,周边还有后来他们驻足讲学时供研墨行文之用的墨池、砚石。墨池即离坐石不远处的小溪,溪边石黝如墨,故名墨池。临池石刻上刻有“墨池” 两字,尽管年代久远,仍依稀可辨。池边一石,形如砚台,如天作之合。每遇天气变化,即有“墨水” 浸出,池水久旱不涸。

关于孔子的故事15

孔子教导学生时,依学生的专长分为四科,就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言语”就是善于说话,会讲道理。孔子认为“言语”科里最优秀的学生是宰我和子贡。宰我能言善辩,是一位反应机敏、口才出众的学生,曾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也曾使于齐国、楚国。同时是孔子的弟子中唯一一个曾正面质疑老师说法的人。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中载有子贡救鲁的事情。子贡凭借“利口巧辞”,使春秋末年五国之间的形势发生巨大的变化,鲁国得以保存。因此司马迁赞叹道:“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对子贡的赞扬其实也是对孔子的赞扬,对孔子开设“言语”科的肯定。
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术,85%取决于人际沟通和口才等综合素质。”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优雅的谈吐是所有人登上事业巅峰的一种必备素质。无论是谁,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只要是具备了真诚、慎言、达意和言而有信这些条件,那么通往成功的道路是笔直而顺畅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