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的故事
2024-01-12 来源:图文百科
有关晏子的故事6篇
拜见景公。
景公看到晏子匆匆赶来,便下车慰劳他说:「先生为何如此匆促呢?莫非国家发生了什么急事吗?」
晏子回答道:「虽然没有发生什么急事,不过,请容臣下向您禀报:国人都以为国君您耽于游猎而不安于国事,喜欢禽兽而不爱子民了,像君王现在畋猎十八天不归怕是不可以的吧?」
景公诧异地问:「为什么呢?难道是讼案办理得不妥善吗?有泰士子牛处理就可以了;是社稷宗庙不按时祭祀吗?有泰祝子游处理就行了;或是诸侯宾客不应对往来?有行人子羽在呢;又或是田野土地不开辟、仓廪府库不充实吗?有申田方面的官员办理就好了;至于如何使国家在各方面,损其有余以补不足吗?有你在就行了。寡人有你们五位大臣,如同心有四肢。心有四肢来工作,心就可以安佚了。同样,寡人有你们五位大臣,那寡人也可以安佚了,这样难道不可以吗?」晏子听后,回答说:「臣下晏婴所听到的,与君上说法不同。心有四肢,心得以安佚,还勉强可以;假若四肢失去心的领导十八天,那不是太久了吗?」景公听了晏子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便立即下令停止畋猎,整装而归。景公出外畋猎,却耽于游猎,乐而忘返,游玩了十八天都不归朝。虽然朝中有值得信赖的大臣辅助,然而,国君也有国君的职责在。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君王在朝,大臣与民心才得以安稳。
景公以为凡事有人代劳,自己便可以高枕无忧,就像心有了四肢,心便可安逸。却不曾想,心乃四肢之主,失去了心的领导,四肢怎能很好地运作呢?文武百官长时失去君王的领导,恐怕便人心涣散,分崩离析,对于国家长治久安,是非常危险的事。
晏子能高瞻远瞩,知道长期下去的危害,马不停蹄前往劝谏,其忧国忧民之心尽显。于此,也可见晏子的忠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自己的职分。他劝谏君王,语辞中肯而真切,短短一句话,便使景公看到自己行为的危险性,足见晏子之智慧、远见。而景公在嗜欲正浓之时,能从谏如流,也不愧为明理之人。想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责任在。身为儿子,有做儿子的责任;为父亲,有父亲的责任;领导,有领导的责任……不同的身份,有属于他的本分。在各自的本分内,都当尽守其分,不能因为别人尽到了本分,就忽略了自己的责任。
有些父母,将孩子交给保姆,或是爷爷、奶奶,又或是请家教。觉得爷爷奶奶可以照顾好孩子的生活,保姆也能带好孩子,学习上又有家教来辅导,自己便可省心了。于是,忙于工作,忙于赚钱,甚至忙于交际。如此,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了。可保姆再细心,爷爷奶奶再疼爱孩子,难道真能代替爸爸妈妈吗?父与子,母与子,这亲情的相连,血脉的相通,是不可代替的。当生育了孩子,我们便有责任去照顾他,教好他。「养不教,父之过」。生养、教育子女,是父母的责任,当尽心尽到这份责任。
晏子这则故事,也教育了我们,自己的责任,要自己担起!
齐景公得知后,十分伤心,同时也很生气,一定要派人将养马者肢解处死。
晏子此时侍立于旁,众臣们见君王暴怒,也不知说何是好。听齐景公一声令下后,左右的侍卫便要进前去抓养马者。晏子见了,马上站了出来,示意侍卫暂且住手,自己便向齐景公请问道:“君上,肢解人也须有个方法步骤,但不知古圣尧舜肢解人,是先从哪儿下手的啊?”
正当恼怒的景公一听,大吃一惊,想尧舜是一代圣王,爱民如子,哪会肢解人?自己如今这样做,怕与圣贤背道而驰,反与桀纣为伍了。内心有所惭愧,便顺口说道:“从寡人开始。”侍卫们一听,于是退下。
虽收回肢解之令,可景公余怒未消,下令说:“免去肢解,将他交付牢狱,处以死刑吧。”
晏子听了,并没有再阻止,只是向景公作礼问道:“君王,此人真是罪大莫及,只可惜他还不知道为什么要被处死,恐怕会死不瞑目。不如让微臣替君王将他的罪状一一说明,也叫他知道自己所犯之罪,然后再交狱执行,好让他死得甘心,您觉得可以吗?”
齐景公一听,觉得晏子的话也不错,便答应了。
晏子于是上前,当着众臣之面,开始数说起养马的人来:“你知不知道,你犯有三条大罪:第一条,君王让你养马,结果不小心,马暴毙死了,等于你杀了马,应当判你死刑;第二条,死的马是君王最爱的马,应当判处了死刑;第三条,君王因为一匹马就杀人,让全国的百姓听说此事,必定会因此埋怨我君爱马胜于爱人;诸侯如果听说此事,必定会轻视我们的国家。但是追究原因,只是由于你把君王的马养死了,最后竟让百姓生怨,兵力削弱于邻国,更应当判处了死刑。现在,交付狱吏,执行死刑吧!”
有关晏子的故事1
《晏子故事系列》之十六——景公畋猎不归齐景公有一次前往署梁打猎游玩,过了十八天还不回来。晏子于是从国都临淄起程,前往进见。一路上旅途匆忙,在颠簸之余,晏子的衣冠也不正了。到达了署梁后,晏子也不稍加休息、换洗整理,看到景公围猎的旌旗,随即奔驰而去拜见景公。
景公看到晏子匆匆赶来,便下车慰劳他说:「先生为何如此匆促呢?莫非国家发生了什么急事吗?」
晏子回答道:「虽然没有发生什么急事,不过,请容臣下向您禀报:国人都以为国君您耽于游猎而不安于国事,喜欢禽兽而不爱子民了,像君王现在畋猎十八天不归怕是不可以的吧?」
景公诧异地问:「为什么呢?难道是讼案办理得不妥善吗?有泰士子牛处理就可以了;是社稷宗庙不按时祭祀吗?有泰祝子游处理就行了;或是诸侯宾客不应对往来?有行人子羽在呢;又或是田野土地不开辟、仓廪府库不充实吗?有申田方面的官员办理就好了;至于如何使国家在各方面,损其有余以补不足吗?有你在就行了。寡人有你们五位大臣,如同心有四肢。心有四肢来工作,心就可以安佚了。同样,寡人有你们五位大臣,那寡人也可以安佚了,这样难道不可以吗?」晏子听后,回答说:「臣下晏婴所听到的,与君上说法不同。心有四肢,心得以安佚,还勉强可以;假若四肢失去心的领导十八天,那不是太久了吗?」景公听了晏子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便立即下令停止畋猎,整装而归。景公出外畋猎,却耽于游猎,乐而忘返,游玩了十八天都不归朝。虽然朝中有值得信赖的大臣辅助,然而,国君也有国君的职责在。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君王在朝,大臣与民心才得以安稳。
景公以为凡事有人代劳,自己便可以高枕无忧,就像心有了四肢,心便可安逸。却不曾想,心乃四肢之主,失去了心的领导,四肢怎能很好地运作呢?文武百官长时失去君王的领导,恐怕便人心涣散,分崩离析,对于国家长治久安,是非常危险的事。
晏子能高瞻远瞩,知道长期下去的危害,马不停蹄前往劝谏,其忧国忧民之心尽显。于此,也可见晏子的忠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自己的职分。他劝谏君王,语辞中肯而真切,短短一句话,便使景公看到自己行为的危险性,足见晏子之智慧、远见。而景公在嗜欲正浓之时,能从谏如流,也不愧为明理之人。想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责任在。身为儿子,有做儿子的责任;为父亲,有父亲的责任;领导,有领导的责任……不同的身份,有属于他的本分。在各自的本分内,都当尽守其分,不能因为别人尽到了本分,就忽略了自己的责任。
有些父母,将孩子交给保姆,或是爷爷、奶奶,又或是请家教。觉得爷爷奶奶可以照顾好孩子的生活,保姆也能带好孩子,学习上又有家教来辅导,自己便可省心了。于是,忙于工作,忙于赚钱,甚至忙于交际。如此,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了。可保姆再细心,爷爷奶奶再疼爱孩子,难道真能代替爸爸妈妈吗?父与子,母与子,这亲情的相连,血脉的相通,是不可代替的。当生育了孩子,我们便有责任去照顾他,教好他。「养不教,父之过」。生养、教育子女,是父母的责任,当尽心尽到这份责任。
晏子这则故事,也教育了我们,自己的责任,要自己担起!
有关晏子的故事2
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齐景公有一匹心爱的马,交给养马的官吏看养,并且嘱咐要好好照料马儿。谁想有一天,马突然得了暴病死了,连养马人都不知是何缘故。齐景公得知后,十分伤心,同时也很生气,一定要派人将养马者肢解处死。
晏子此时侍立于旁,众臣们见君王暴怒,也不知说何是好。听齐景公一声令下后,左右的侍卫便要进前去抓养马者。晏子见了,马上站了出来,示意侍卫暂且住手,自己便向齐景公请问道:“君上,肢解人也须有个方法步骤,但不知古圣尧舜肢解人,是先从哪儿下手的啊?”
正当恼怒的景公一听,大吃一惊,想尧舜是一代圣王,爱民如子,哪会肢解人?自己如今这样做,怕与圣贤背道而驰,反与桀纣为伍了。内心有所惭愧,便顺口说道:“从寡人开始。”侍卫们一听,于是退下。
虽收回肢解之令,可景公余怒未消,下令说:“免去肢解,将他交付牢狱,处以死刑吧。”
晏子听了,并没有再阻止,只是向景公作礼问道:“君王,此人真是罪大莫及,只可惜他还不知道为什么要被处死,恐怕会死不瞑目。不如让微臣替君王将他的罪状一一说明,也叫他知道自己所犯之罪,然后再交狱执行,好让他死得甘心,您觉得可以吗?”
齐景公一听,觉得晏子的话也不错,便答应了。
晏子于是上前,当着众臣之面,开始数说起养马的人来:“你知不知道,你犯有三条大罪:第一条,君王让你养马,结果不小心,马暴毙死了,等于你杀了马,应当判你死刑;第二条,死的马是君王最爱的马,应当判处了死刑;第三条,君王因为一匹马就杀人,让全国的百姓听说此事,必定会因此埋怨我君爱马胜于爱人;诸侯如果听说此事,必定会轻视我们的国家。但是追究原因,只是由于你把君王的马养死了,最后竟让百姓生怨,兵力削弱于邻国,更应当判处了死刑。现在,交付狱吏,执行死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