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草的功效与作用(2)
2024-01-12饮食 来源:图文百科
微量元素具有抑制自由基形成、抗衰老、抗癌的作用;维生素能调节和增强生理机能等。
小二仙草
别名:船板草、豆瓣草、扁宿草、下风草、沙生草、女儿红
分类:草本花卉
科属: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小二仙草目 小二仙草科
盛花期:春季夏季
小二仙草,别名:船板草、豆瓣草、扁宿草、下风草、沙生草,拉丁文名:Haloragis micrantha (Thunb.) R. Br. 小二仙草科、小二仙草属多年生陆生草本;小二仙草的茎直立或下部平卧,具纵槽,多分枝,多少粗糙,带赤褐色。
叶对生,卵形或卵圆形,基部圆形,先端短尖或钝,边缘具稀疏锯齿,通常两面无毛,淡绿色,背面带紫褐色,具短柄;茎上部的叶有时互生,逐渐缩小而变为苞片。
小二仙草的形态特征
茎枝小二仙草是多年生陆生草本,高5-45厘米;茎直立或下部平卧,具纵槽,多分枝,多少粗糙,带赤褐色。叶小二仙草的叶对生,卵形或卵圆形,长6-17毫米,宽4-8毫米,基部圆形
先端短尖或钝,边缘具稀疏锯齿,通常两面无毛,淡绿色,背面带紫褐色,具短柄;茎上部的叶有时互生,逐渐缩小而变为苞片。花小二仙草的花序为顶生的圆锥花序,由纤细的总状花序组成
花两性,极小,直径约1毫米,基部具1苞片与2小苞片;萼筒长0.8毫米,4深裂,宿存,绿色,裂片较短,三角形,长0.5毫米;花瓣4,淡红色,比萼片长2倍;雄蕊8,花丝短,长0.2毫米,花药线状椭圆形,长0.3-0.7毫米
子房下位,2-4室。小二仙草的花期4-8月。果小二仙草的坚果近球形,小形,长0.9-1毫米,宽0.7-0.9毫米,有8纵钝棱,无毛。小二仙草的果期5-10月。
小二仙草的生态习性
小二仙草生于荒山草地中。小二仙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适湿25-28℃,以肥沃、潮湿沙土成砂质壤土栽种为宜,粘土不宜栽培。
小二仙草的栽培技术
种植方法用种子繁裂。秋季采收成熟果实,稍晾干后立即播种育苗,种子与草木灰拦匀后均匀地撒播于苗床上,覆盖细沙2cm,稍镇压,浇水,苗高5-6cm时,按行株距15cm×10cm开穴,每穴栽2株。
田间管理定植成活后,及时中耕除草。春、夏季各追施1次人粪尿或复合肥,秋后追施1次堆肥或草木灰。追肥后进行培土。开花时采收,晒干。
小二仙草的分布区域
小二仙草产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小二仙草在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印度、越南、泰国、日本、朝鲜等国亦有分布。
小二仙草
别名:船板草、豆瓣草、扁宿草、下风草、沙生草、女儿红
分类:草本花卉
科属: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小二仙草目 小二仙草科
盛花期:春季夏季
小二仙草,别名:船板草、豆瓣草、扁宿草、下风草、沙生草,拉丁文名:Haloragis micrantha (Thunb.) R. Br. 小二仙草科、小二仙草属多年生陆生草本;小二仙草的茎直立或下部平卧,具纵槽,多分枝,多少粗糙,带赤褐色。
叶对生,卵形或卵圆形,基部圆形,先端短尖或钝,边缘具稀疏锯齿,通常两面无毛,淡绿色,背面带紫褐色,具短柄;茎上部的叶有时互生,逐渐缩小而变为苞片。
小二仙草的形态特征
茎枝小二仙草是多年生陆生草本,高5-45厘米;茎直立或下部平卧,具纵槽,多分枝,多少粗糙,带赤褐色。叶小二仙草的叶对生,卵形或卵圆形,长6-17毫米,宽4-8毫米,基部圆形
先端短尖或钝,边缘具稀疏锯齿,通常两面无毛,淡绿色,背面带紫褐色,具短柄;茎上部的叶有时互生,逐渐缩小而变为苞片。花小二仙草的花序为顶生的圆锥花序,由纤细的总状花序组成
花两性,极小,直径约1毫米,基部具1苞片与2小苞片;萼筒长0.8毫米,4深裂,宿存,绿色,裂片较短,三角形,长0.5毫米;花瓣4,淡红色,比萼片长2倍;雄蕊8,花丝短,长0.2毫米,花药线状椭圆形,长0.3-0.7毫米
子房下位,2-4室。小二仙草的花期4-8月。果小二仙草的坚果近球形,小形,长0.9-1毫米,宽0.7-0.9毫米,有8纵钝棱,无毛。小二仙草的果期5-10月。
小二仙草的生态习性
小二仙草生于荒山草地中。小二仙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适湿25-28℃,以肥沃、潮湿沙土成砂质壤土栽种为宜,粘土不宜栽培。
小二仙草的栽培技术
种植方法用种子繁裂。秋季采收成熟果实,稍晾干后立即播种育苗,种子与草木灰拦匀后均匀地撒播于苗床上,覆盖细沙2cm,稍镇压,浇水,苗高5-6cm时,按行株距15cm×10cm开穴,每穴栽2株。
田间管理定植成活后,及时中耕除草。春、夏季各追施1次人粪尿或复合肥,秋后追施1次堆肥或草木灰。追肥后进行培土。开花时采收,晒干。
小二仙草的分布区域
小二仙草产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小二仙草在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印度、越南、泰国、日本、朝鲜等国亦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