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心得体会(6)
2024-10-13作文 来源:图文百科
经过学习和在幼儿园执教我认为 “学前教育‘小学化’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孩子的快乐,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甚至会对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造成一种负面的影响。” 幼儿时期的孩子是需要游戏的.,因为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认识社会、融入社会,都需要在游戏当中、在“玩”的当中获得。同时,游戏的过程就是孩子想象、探索、创造的过程,如果家长和老师只重视让幼儿写字、算数,就会让幼儿失去自由想象和探索的机会,这样在剥夺了幼儿游戏机会的同时,也剥夺了孩子的快乐。 在幼儿发展的过程当中有许多关键期,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够顺应孩子发展的规律,在幼儿每个发展的关键期都给予正确的引导,孩子就会健康全面地发展。但是,在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过程中,孩子的心灵会受到伤害,会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带来障碍。幼儿期是习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如果家长和老师关注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就会使幼儿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使孩子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孩子只有养成这样一种品格,才能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实 “学习是需要兴趣的。但是,在违背了幼儿发展规律的超前学习中,孩子只能是被动地学习与接受,却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如果我们总是用学习成绩来评价孩子的发展,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是有极大危害的,一旦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抵触和厌恶的心理,进入小学就会出现一些学习困难的问题,纠正起来也是非常的困难。所以,超前的学习只能是拔苗助长,学前教育‘小学化’对我们的孩子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呼吁我们的家长都能对此有充分的认识。此次的学习也让我们这些为人师表的老师有所警示,要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
一、重构幼儿教育新理念
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是为一个人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是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教育。所以要站在教育的原点看幼儿教育,那就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培养有个性的人。区域活动是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进行的自由、自主、自选的活动,是我们现在较为普遍采取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同时也是符合儿童为本,改变幼教小学化倾向的捷径。我们还要主动通过园内讲座、家长会、公开信、区域活动展示与讲解等途径改变家长的育儿观念,摒弃知识为本的观念,最大限度理解和支持我们更多的进行区域活动。通过区域活动课程的落实把幼儿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救出来,凸显其主体价值,在自由活动中保护儿童
的创造性,促进其各种能力的发展。
二、重新定位教师角色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什么?这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首
要问题。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指导是有别于集体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式指导的。也就是从活动的台前到后台,从一个引领者变成一个尊重幼儿意愿的支持者和推动者。这就要求老师们要关注幼儿探索学习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充分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正确指导和帮助不同层次的孩子。
一是教师介入指导要适宜。幼儿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老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分情况的随意提供帮助。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理念:只有当幼儿确实因其本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致使探索活动难以继续的时候,才给予一定的支持。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具有敏锐地观察力和判断力。比如当孩子在很专注、很顺利地进行制作活动时,老师最好不要在此时去打扰他,以免中断孩子的思维、影响孩子的活动。如:当孩子用橡皮泥在捏一个苹果时,不要去问:你在干什么呀?捏的是什么呀?这些问题的提出不仅不能推动幼儿的活动,反而会影响孩子。
二是要注重教师的隐性指导。皮亚杰曾经指出:“在游戏中,儿童是自我主宰世界。”在活动区中,如果老师的指导太突出,完全处在一种主导、主动、主持的地位,有时反而会限制、影响幼儿的活动。比如在指导创造性游戏时,当面对孩子的无所事事,老师此时的适时引导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老师的隐性参与指导要适度,只要达到引发、深入游戏的目的即可,不必长时间参与游戏,尤其是对中大班孩子。而且这种长时间的参与还会影响老师对其他孩子的观察和指导。
孩子只有养成这样一种品格,才能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实 “学习是需要兴趣的。但是,在违背了幼儿发展规律的超前学习中,孩子只能是被动地学习与接受,却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如果我们总是用学习成绩来评价孩子的发展,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是有极大危害的,一旦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抵触和厌恶的心理,进入小学就会出现一些学习困难的问题,纠正起来也是非常的困难。所以,超前的学习只能是拔苗助长,学前教育‘小学化’对我们的孩子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呼吁我们的家长都能对此有充分的认识。此次的学习也让我们这些为人师表的老师有所警示,要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
幼儿园学习心得体会8
20xx年1月4日至5日,我在xxxxxx参加了xxxxx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培训班。通过聆听专家们的讲座,不仅使我进一步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明确了幼儿园的发展方向,还懂得了许多管理策略,业务知识和工作技巧。加之课余与各区县园长进行了一些交流,让我了解到了幼儿园之间的差距和成功的办园经验。对于一个刚刚走上学前岗位的新手而言,可谓是雪中送炭。其中,董旭花教授讲述的《回归与重构——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分析与反思》,对我触动极大,就此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一、重构幼儿教育新理念
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是为一个人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是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教育。所以要站在教育的原点看幼儿教育,那就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培养有个性的人。区域活动是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进行的自由、自主、自选的活动,是我们现在较为普遍采取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同时也是符合儿童为本,改变幼教小学化倾向的捷径。我们还要主动通过园内讲座、家长会、公开信、区域活动展示与讲解等途径改变家长的育儿观念,摒弃知识为本的观念,最大限度理解和支持我们更多的进行区域活动。通过区域活动课程的落实把幼儿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救出来,凸显其主体价值,在自由活动中保护儿童
的创造性,促进其各种能力的发展。
二、重新定位教师角色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什么?这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首
要问题。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指导是有别于集体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式指导的。也就是从活动的台前到后台,从一个引领者变成一个尊重幼儿意愿的支持者和推动者。这就要求老师们要关注幼儿探索学习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充分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正确指导和帮助不同层次的孩子。
一是教师介入指导要适宜。幼儿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老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分情况的随意提供帮助。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理念:只有当幼儿确实因其本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致使探索活动难以继续的时候,才给予一定的支持。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具有敏锐地观察力和判断力。比如当孩子在很专注、很顺利地进行制作活动时,老师最好不要在此时去打扰他,以免中断孩子的思维、影响孩子的活动。如:当孩子用橡皮泥在捏一个苹果时,不要去问:你在干什么呀?捏的是什么呀?这些问题的提出不仅不能推动幼儿的活动,反而会影响孩子。
二是要注重教师的隐性指导。皮亚杰曾经指出:“在游戏中,儿童是自我主宰世界。”在活动区中,如果老师的指导太突出,完全处在一种主导、主动、主持的地位,有时反而会限制、影响幼儿的活动。比如在指导创造性游戏时,当面对孩子的无所事事,老师此时的适时引导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老师的隐性参与指导要适度,只要达到引发、深入游戏的目的即可,不必长时间参与游戏,尤其是对中大班孩子。而且这种长时间的参与还会影响老师对其他孩子的观察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