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习心得体会(11)
2024-10-13作文 来源:图文百科
我认为教书育人的关键是教师本身的素质问题,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现代化的教育,所以在今后我更应该提高自己的业务教育水平,多通过各种教育活动的观摩,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发展。
思》,对我触动极大,就此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一、重构幼儿教育新理念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是为一个人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是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教育。所以要站在教育的原点看幼儿教育,那就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培养有个性的人。区域活动是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进行的自由、自主、自选的活动,是我们现在较为普遍采取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同时也是符合儿童为本,改变幼教小学化倾向的捷径。我们还要主动通过园内讲座、家长会、公开信、区域活动展示与讲解等途径改变家长的育儿观念,摒弃知识为本的观念,最大限度理解和支持我们更多的进行区域活动。通过区域活动课程的落实把幼儿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救出来,凸显其主体价值,在自由活动中保护儿童的创造性,促进其各种能力的发展。
二、重新定位教师角色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什么?这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首要问题。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指导是有别于集体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式指导的。也就是从活动的台前到后台,从一个引领者变成一个尊重幼儿意愿的支持者和推动者。这就要求老师们要关注幼儿探索学习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充分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正确指导和帮助不同层次的孩子。
一是教师介入指导要适宜。幼儿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老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分情况的随意提供帮助。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理念:只有当幼儿确实因其本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致使探索活动难以继续的时候,才给予一定的支持。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具有敏锐地观察力和判断力。比如当孩子在很专注、很顺利地进行制作活动时,老师最好不要在此时去打扰他,以免中断孩子的思维、影响孩子的活动。如:当孩子用橡皮泥在捏一个苹果时,不要去问:你在干什么呀?捏的是什么呀?这些问题的提出不仅不能推动幼儿的活动,反而会影响孩子。
二是要注重教师的隐性指导。皮亚杰曾经指出:“在游戏中, 儿童是自我主宰世界。”在活动区中,如果老师的指导太突出,完全处在一种主导、主动、主持的地位,有时反而会限制、影响幼儿的活动。比如在指导创造性游戏时,当面对孩子的无所事事,老师此时的`适时引导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老师的隐性参与指导 要适度,只要达到引发、深入游戏的目的即可,不必长时间参与游戏,尤其是对中大班孩子。而且这种长时间的参与还会影响老师对其他孩子的观察和指导。我觉得,老师本身还应该注意指导个别孩子时的音量,尽量不要影响其它正在活动的幼儿。区域活动时,教师应以自然观察为主,要做到:静心、细心与耐心。静心是尽量不打扰幼儿自然的行为过程,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细心是注意捕捉幼儿行为表现中的有益信息和其发生的时间、背景等,必要时可做一定纪录。
耐心是不要怕多花费时间,观察有时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才能获得一些有价值的资料。观察是教育的先导,只有充分观察、了解幼儿,教育指导才能有更好的针对性、也才有可能真正适应、 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观察者。
三、为区域活动落到实处提供保障
一是重构幼儿园课程。要让教师和家长认识到区域活动是幼儿课程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因此幼儿园要为这门课程的开设提供保障,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区域活动安排到一日作息时间表中去,使之成为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一次甚至两次,让孩子们在这种自由、自主、自选的活动快乐成长,全面发展。
二是提供适宜、丰富,富有层次性的材料。每个幼儿的能力水平不同,因此材料投放要兼顾每个层次幼儿,不能都简单,也不能都复杂,要为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活动的机会和成功的条件,兼顾儿童的兴趣。比如美术区操作材料、益智区投放的拼图等都应该坚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体现层次性。就像董教授著作的名字“小区域,大学问”。幼儿的自主发展需要有自由的活动空间。
幼儿园学习心得体会13
1月4日至5日,我在******参加了*****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培训班。通过聆听专家们的讲座,不仅使我进一步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明确了幼儿园的发展方向,还懂得了许多管理策略,业务知识和工作技巧。加之课余与各区县园长进行了一些交流,让我了解到了幼儿园之间的差距和成功的办园经验。对于一个刚刚走上学前岗位的新手而言,可谓是雪中送炭。其中,董旭花教授讲述的《回归与重构——对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分析与反思》,对我触动极大,就此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一、重构幼儿教育新理念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是为一个人的学习和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是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教育。所以要站在教育的原点看幼儿教育,那就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培养有个性的人。区域活动是幼儿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进行的自由、自主、自选的活动,是我们现在较为普遍采取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同时也是符合儿童为本,改变幼教小学化倾向的捷径。我们还要主动通过园内讲座、家长会、公开信、区域活动展示与讲解等途径改变家长的育儿观念,摒弃知识为本的观念,最大限度理解和支持我们更多的进行区域活动。通过区域活动课程的落实把幼儿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救出来,凸显其主体价值,在自由活动中保护儿童的创造性,促进其各种能力的发展。
二、重新定位教师角色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什么?这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首要问题。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指导是有别于集体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式指导的。也就是从活动的台前到后台,从一个引领者变成一个尊重幼儿意愿的支持者和推动者。这就要求老师们要关注幼儿探索学习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充分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正确指导和帮助不同层次的孩子。
一是教师介入指导要适宜。幼儿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老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分情况的随意提供帮助。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理念:只有当幼儿确实因其本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致使探索活动难以继续的时候,才给予一定的支持。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具有敏锐地观察力和判断力。比如当孩子在很专注、很顺利地进行制作活动时,老师最好不要在此时去打扰他,以免中断孩子的思维、影响孩子的活动。如:当孩子用橡皮泥在捏一个苹果时,不要去问:你在干什么呀?捏的是什么呀?这些问题的提出不仅不能推动幼儿的活动,反而会影响孩子。
二是要注重教师的隐性指导。皮亚杰曾经指出:“在游戏中, 儿童是自我主宰世界。”在活动区中,如果老师的指导太突出,完全处在一种主导、主动、主持的地位,有时反而会限制、影响幼儿的活动。比如在指导创造性游戏时,当面对孩子的无所事事,老师此时的`适时引导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老师的隐性参与指导 要适度,只要达到引发、深入游戏的目的即可,不必长时间参与游戏,尤其是对中大班孩子。而且这种长时间的参与还会影响老师对其他孩子的观察和指导。我觉得,老师本身还应该注意指导个别孩子时的音量,尽量不要影响其它正在活动的幼儿。区域活动时,教师应以自然观察为主,要做到:静心、细心与耐心。静心是尽量不打扰幼儿自然的行为过程,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细心是注意捕捉幼儿行为表现中的有益信息和其发生的时间、背景等,必要时可做一定纪录。
耐心是不要怕多花费时间,观察有时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才能获得一些有价值的资料。观察是教育的先导,只有充分观察、了解幼儿,教育指导才能有更好的针对性、也才有可能真正适应、 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观察者。
三、为区域活动落到实处提供保障
一是重构幼儿园课程。要让教师和家长认识到区域活动是幼儿课程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因此幼儿园要为这门课程的开设提供保障,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区域活动安排到一日作息时间表中去,使之成为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一次甚至两次,让孩子们在这种自由、自主、自选的活动快乐成长,全面发展。
二是提供适宜、丰富,富有层次性的材料。每个幼儿的能力水平不同,因此材料投放要兼顾每个层次幼儿,不能都简单,也不能都复杂,要为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活动的机会和成功的条件,兼顾儿童的兴趣。比如美术区操作材料、益智区投放的拼图等都应该坚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体现层次性。就像董教授著作的名字“小区域,大学问”。幼儿的自主发展需要有自由的活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