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故事(4)
2024-01-12 来源:图文百科
过了两个月,母亲身上的小红点竟然慢慢地消退了,到医院检查,医生感觉不可思议,还是用的那些药,竟然产生如此的疗效。不知是药神奇,还是身体出现奇迹。
一天女儿对母亲说,自己要去泰山。母亲劝女儿过一段时间,等她父亲有空再陪她去。女儿脱口而出说不用了,上次就我一个人去的没关系。
上次?哪个上次,母亲追问女儿。
女儿见无法掩饰了,说了实话:春节那天,单位里根本没有举行活动,听人说,泰山顶上的神仙很灵验,特别是每逢大年初一,求神拜佛更灵。为了当天能够往返,不让父母担心,她便在大年初一的一大早,独自坐上了开往泰山的火车,颠簸三个小时后到达泰山,没有停歇就向山上爬去。在经过的每一个寺庙里,她都虔诚地跪拜神灵,许下新年的愿望:愿神灵保佑妈妈的病尽快康复!现在神灵终于保佑了妈妈,妈妈的身体在逐渐康复,她要去还愿。
母亲听到这里,再也抑止不住内心的激动,她抱着女儿单薄的身体,哽咽着泪流满面,孩子,妈的命是你救的! 这是一位58岁河南焦作煤矿工人每天早起之后的“必修科目”——一边为全家人准备好早饭,一边为86岁的岳母洗脸梳头,之后还要招呼56岁智障的妻弟吃饭。
36年来,他像“谢延信”这个名字一样,信守并延续着他的承诺,用乐观、朴实的笑脸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从不向生活的困境低头。
1973年,谢延信娶了不嫌自己穷的同乡女青年谢兰娥。一年后,妻子却因生育患上了产后风离开了人世。临终前,她握着谢延信的手久久不愿放开:“拜托你照料俺那可怜的爹娘和弟弟!”
为了安抚失去女儿的岳父岳母,让他们相信自己不会离开这个家,谢延信改成了和岳父一样姓,成了名副其实的“谢家人”。
命运之神似乎从来没有眷顾过谢延信。1979年春天,岳父谢召玉在朱村矿上班时深度中风住院,命保住了,人却永远站不起来了。
在以后长达18年伺候岳父的日子里,谢延信用自己的行动推翻了那句“久病床前无孝子”民间俗语:他帮老人按摩、翻身、擦洗、活动,用挣来的钱给老人买水果,自己却长期吃着腌制的咸菜。
1983年,谢延信进焦煤集团朱村矿当了一名掘进工。不少人为谢延信提亲,可一见面,不少人都打了退堂鼓。谢延信给对方提出的条件只有一个:绝不能丢下岳父家的三口人。 1984年9月,一位善良的农家女谢粉香走进了谢家,成了谢延信的妻子。谈起为何要选择谢延信,谢粉香的理由也只有一个:“他对前妻的父母都那么好,对我更差不了。” 如今,26年已经过去,他们始终风雨同舟,共同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对自己现在的生活,谢延信十分满足,过去的种种苦难,他谈起来也没有任何怨言。他喜爱书法,不大的小屋里,挂满了书法条幅,充满了书卷气。
孟宗的母亲,不管生活如何困苦,一心要让孩子读书,让他与读书人结识,以便将来成为大学令,出人头地。到了县试的时候(在县内举行的考试),各地的考生都到孟宗居住的地方来参加考试。有些考生贫困,无力住客栈(旅馆),孟妈妈就请他们到她家里住宿。她缝了一条特大的被子,能够覆盖很多考生。她说:"我的孩子仰慕你们众位的品德和学问,可又没有能力好好招待你们,仅就这点意思,表示他对你们的敬意。"于是,孟妈妈的名声,传遍了各地。
孟宗对母亲非常孝顺,他感到欠母亲的地方太多了。因为他妈妈费了很大苦心,才把他教育成人。
一年冬天,孟妈妈突然病倒,病了许多天,什么食物都不想吃。一天早上,她忽然对孟宗说:"孩子,真奇怪,我现在真想喝点笋尖汤!"
孟宗听说妈妈想喝点汤,心中十分高兴,因为她几天没吃东西,身体己越来越衰弱了。不过他又想,现在正是严冬时分,而竹子要到春天才发芽,我到什么地方去找竹笋呢?"
孟宗想着想着,不觉皱起眉来。孟妈妈见到了,就说:"哦,我大概是病得糊涂了,算了吧!"
孟宗立刻说:"别这么说,妈。"很久以前孟宗就对天发誓,无论妈妈跟他要什么,他都不能说"不"!现在他得实现他的诺言,所以接着说:"妈,您别着急,我会尽量设法找点笋尖回来炖汤给您喝。" :可是他心中又想,我这么轻易就答应了,我怎能做到呢?最近这两天,天气冷得厉害,冷风呼啸不停,动物全在冬眠,花草树木离茁芽生长还有一段时间,我怎能找到笋尖呢?"
可是妈妈要喝笋尖汤,他必须出去找寻竹笋。于是他扛着铲子、斧头,冒着风雪向山中走去。他在风雪中辛苦挣扎,走了半天,才到了一个竹林。当他看到白雪像地毯似的厚厚铺了一地,令他更加心惊。 "天哪!几乎连青绿的竹叶都看不见,上哪儿去找新笋尖呢?这实在是办不到的事呀,老天可怜可怜吧!妈妈病得那么厉害,若是我找不到笋尖炖汤给她喝,而她因此逝世,那我可一辈子也不能心安呀!"
一天女儿对母亲说,自己要去泰山。母亲劝女儿过一段时间,等她父亲有空再陪她去。女儿脱口而出说不用了,上次就我一个人去的没关系。
上次?哪个上次,母亲追问女儿。
女儿见无法掩饰了,说了实话:春节那天,单位里根本没有举行活动,听人说,泰山顶上的神仙很灵验,特别是每逢大年初一,求神拜佛更灵。为了当天能够往返,不让父母担心,她便在大年初一的一大早,独自坐上了开往泰山的火车,颠簸三个小时后到达泰山,没有停歇就向山上爬去。在经过的每一个寺庙里,她都虔诚地跪拜神灵,许下新年的愿望:愿神灵保佑妈妈的病尽快康复!现在神灵终于保佑了妈妈,妈妈的身体在逐渐康复,她要去还愿。
母亲听到这里,再也抑止不住内心的激动,她抱着女儿单薄的身体,哽咽着泪流满面,孩子,妈的命是你救的! 这是一位58岁河南焦作煤矿工人每天早起之后的“必修科目”——一边为全家人准备好早饭,一边为86岁的岳母洗脸梳头,之后还要招呼56岁智障的妻弟吃饭。
36年来,他像“谢延信”这个名字一样,信守并延续着他的承诺,用乐观、朴实的笑脸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从不向生活的困境低头。
1973年,谢延信娶了不嫌自己穷的同乡女青年谢兰娥。一年后,妻子却因生育患上了产后风离开了人世。临终前,她握着谢延信的手久久不愿放开:“拜托你照料俺那可怜的爹娘和弟弟!”
为了安抚失去女儿的岳父岳母,让他们相信自己不会离开这个家,谢延信改成了和岳父一样姓,成了名副其实的“谢家人”。
命运之神似乎从来没有眷顾过谢延信。1979年春天,岳父谢召玉在朱村矿上班时深度中风住院,命保住了,人却永远站不起来了。
在以后长达18年伺候岳父的日子里,谢延信用自己的行动推翻了那句“久病床前无孝子”民间俗语:他帮老人按摩、翻身、擦洗、活动,用挣来的钱给老人买水果,自己却长期吃着腌制的咸菜。
1983年,谢延信进焦煤集团朱村矿当了一名掘进工。不少人为谢延信提亲,可一见面,不少人都打了退堂鼓。谢延信给对方提出的条件只有一个:绝不能丢下岳父家的三口人。 1984年9月,一位善良的农家女谢粉香走进了谢家,成了谢延信的妻子。谈起为何要选择谢延信,谢粉香的理由也只有一个:“他对前妻的父母都那么好,对我更差不了。” 如今,26年已经过去,他们始终风雨同舟,共同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对自己现在的生活,谢延信十分满足,过去的种种苦难,他谈起来也没有任何怨言。他喜爱书法,不大的小屋里,挂满了书法条幅,充满了书卷气。
关于孝的故事8
孟宗幼年丧父,生活虽然困苦,但他的寡母尽力设法让他念诗书,学礼仪。孟宗的母亲,不管生活如何困苦,一心要让孩子读书,让他与读书人结识,以便将来成为大学令,出人头地。到了县试的时候(在县内举行的考试),各地的考生都到孟宗居住的地方来参加考试。有些考生贫困,无力住客栈(旅馆),孟妈妈就请他们到她家里住宿。她缝了一条特大的被子,能够覆盖很多考生。她说:"我的孩子仰慕你们众位的品德和学问,可又没有能力好好招待你们,仅就这点意思,表示他对你们的敬意。"于是,孟妈妈的名声,传遍了各地。
孟宗对母亲非常孝顺,他感到欠母亲的地方太多了。因为他妈妈费了很大苦心,才把他教育成人。
一年冬天,孟妈妈突然病倒,病了许多天,什么食物都不想吃。一天早上,她忽然对孟宗说:"孩子,真奇怪,我现在真想喝点笋尖汤!"
孟宗听说妈妈想喝点汤,心中十分高兴,因为她几天没吃东西,身体己越来越衰弱了。不过他又想,现在正是严冬时分,而竹子要到春天才发芽,我到什么地方去找竹笋呢?"
孟宗想着想着,不觉皱起眉来。孟妈妈见到了,就说:"哦,我大概是病得糊涂了,算了吧!"
孟宗立刻说:"别这么说,妈。"很久以前孟宗就对天发誓,无论妈妈跟他要什么,他都不能说"不"!现在他得实现他的诺言,所以接着说:"妈,您别着急,我会尽量设法找点笋尖回来炖汤给您喝。" :可是他心中又想,我这么轻易就答应了,我怎能做到呢?最近这两天,天气冷得厉害,冷风呼啸不停,动物全在冬眠,花草树木离茁芽生长还有一段时间,我怎能找到笋尖呢?"
可是妈妈要喝笋尖汤,他必须出去找寻竹笋。于是他扛着铲子、斧头,冒着风雪向山中走去。他在风雪中辛苦挣扎,走了半天,才到了一个竹林。当他看到白雪像地毯似的厚厚铺了一地,令他更加心惊。 "天哪!几乎连青绿的竹叶都看不见,上哪儿去找新笋尖呢?这实在是办不到的事呀,老天可怜可怜吧!妈妈病得那么厉害,若是我找不到笋尖炖汤给她喝,而她因此逝世,那我可一辈子也不能心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