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小故事(5)
2024-01-12 来源:图文百科
但是“2”却很和善,所以他和他的倍数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听说过什么是质数吗?那些家伙在数字界中有点与众不同。他们很固执,相互缠在一起,挂在筛子上怎么都打不散,总是抱成团。怎么样,数字们都拥有不同的个性吧。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他们的生命。据说,数字们也时常组织聚会呢。这种聚会根据不同的目的和时间而定,同样的数字可以参加不同种类的聚会。当听到“自然数集合”时,所有的自然数就会聚集在一起,但是当听到“整数集合”时,刚刚集合在自然数队伍里的数字们就会跟着整数的队伍走。
故事六:谁是真正的王子?
“王子!”
动物王国的国王10年前丢了一个儿子,所以从很早以前大臣们就开始四处寻找王子。
国王因为年纪大了,记忆力渐渐地减退,越是这样,国王越想看到王子。
“埃克斯呀,我的埃克斯,我想你想得连觉都睡不着了。”
“在我死之前,如果能看一眼我的儿子……”
大臣们为了老国王到处寻找,并告诉大家:
“我们的王子有3个特征:第一,用4只脚走路;第二,浑身长毛;第三,力量很大。如果谁看到王子请立刻与我们联系。”
听了这番话,老虎觉得自己浑身都是毛,心里想:
“这不是在说我吗?是啊,我就是王子。”
于是,老虎跑到了大臣们的面前。
“我就是王子。”
大家看了看这只老虎,它可以用4只脚走路,全身的长毛随风飘舞。不仅如此,它的力气很大,在旁边观看的小兔子被他踢了一下,立刻就晕倒了。
大臣们看了看老虎,连连点头。
这时,传来一声急促的喊声:
“等等!”
只见一只狐狸撅着尖尖的小嘴儿,扭动着身体走了过来。
“我才是王子呢。”
狐狸用轻巧的小脚儿跳了跳,炫耀着闪闪发光的银毛,说道:
“只有力气就行了吗?真正的力量来自智慧!正因为我聪明十足,所以才有‘像狐狸一样聪明’这样的话。”
听了狐狸的话,大臣们又连连点头。
大臣们无法断定谁是埃克斯王子,打算向国王禀报。国王听到找到王子的消息,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忙跑了出来。但是老虎和狐狸正为谁是王子的事情争吵不休,刚开始还只是吵嘴,后来干脆相互扭打在一起,撕咬起来。
国王看着打得头破血流的老虎和狐狸,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
“从前可爱的孩子们现在竟然变成这样……”
国王很伤心。
其实他们两个都是国王的孩子,国王沉默了很久,然后说道:
“我的儿子还有一个特征,爱打架的人不是我的孩子。”
听了这句话,原先撕打在一起的老虎和狐狸立刻停了下来。
国王又说:
“我要找的埃克斯王子不存在了,以后不要再找王子了。”
大臣们手里拿着“x”形状的王冠,本来这顶王冠是要给王子戴的,一听国王这样说,大臣们都呆呆地站在原地。国王走了。
“埃克斯不存在了,埃克斯不存在了……”
远处回荡着国王的叹息声。
女数学家王贞仪(1768-1797 ),字德卿,江宁人,是清代学者王锡琛之女,著有《西洋筹算增删》一卷、《重订策算证讹》一卷、《象数窥余》四卷、《术算简存》五卷、《筹算易知》一卷。
从她遗留下来的著作可以看出,她是一位从事天文和筹算研究的女数学家。算筹,又被称为筹、策、筹策等,有时亦称为算子,是一种棒状的计算工具。一般是竹制或木制的一批同样长短粗细的小棒,也有用金属、玉、骨等质料制成的,不用时放在特制的算袋或算子筒里,使用时在特制的算板、毡或直接在桌上排布。应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方法叫做“筹算”,算筹传入日本称为“算术”。算筹在中国起源甚早,《老子》中有一句“善数者不用筹策”的记述,现在所见的最早记载是《孙子算经》,至明朝筹算渐渐为珠算所取代。
17世纪初叶,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一种算筹计算法,明末介绍到我国,也称为“筹算”。清代著名数学家梅文鼎、戴震等人曾加以研究。戴震称其为“策算”。王贞仪也从事研究由西洋传入我国的这种筹算,并且写了三卷书向国人介绍西洋筹算。她在著作中对西洋筹算进行增补讲解,使之简易明了。王贞仪介绍的纳皮尔算筹乘除法,当时的读者认为容易了解,但与当时我国的乘除法筹算的方法相比,显得较繁杂,因此,数学家们没有使用西洋筹算,一直使用中国筹算法。今天的读者把中外筹算乘除法视为老古董,采用的是由外国传入的笔算四则运算,这种笔算于1903年才开始被使用,故我国与世界接轨使用笔算的历史只有100年。
美国芝加哥一个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太太,在医院施行一次小手术后回家.两星期后,她接到医院寄来的一张帐单,款数是63440美元.她看到偌大的数字,不禁大惊失色,骇得心脏病猝发,倒地身亡.后来,有人向医院一核对,原来是电脑把小数点的位置放错了,实际上只需要付63.44美元.
点错一个小数点,竟要了一条人命.正如牛顿所说:"在数学中,最微小的误差也不能忽略.
故事六:谁是真正的王子?
“王子!”
动物王国的国王10年前丢了一个儿子,所以从很早以前大臣们就开始四处寻找王子。
国王因为年纪大了,记忆力渐渐地减退,越是这样,国王越想看到王子。
“埃克斯呀,我的埃克斯,我想你想得连觉都睡不着了。”
“在我死之前,如果能看一眼我的儿子……”
大臣们为了老国王到处寻找,并告诉大家:
“我们的王子有3个特征:第一,用4只脚走路;第二,浑身长毛;第三,力量很大。如果谁看到王子请立刻与我们联系。”
听了这番话,老虎觉得自己浑身都是毛,心里想:
“这不是在说我吗?是啊,我就是王子。”
于是,老虎跑到了大臣们的面前。
“我就是王子。”
大家看了看这只老虎,它可以用4只脚走路,全身的长毛随风飘舞。不仅如此,它的力气很大,在旁边观看的小兔子被他踢了一下,立刻就晕倒了。
大臣们看了看老虎,连连点头。
这时,传来一声急促的喊声:
“等等!”
只见一只狐狸撅着尖尖的小嘴儿,扭动着身体走了过来。
“我才是王子呢。”
狐狸用轻巧的小脚儿跳了跳,炫耀着闪闪发光的银毛,说道:
“只有力气就行了吗?真正的力量来自智慧!正因为我聪明十足,所以才有‘像狐狸一样聪明’这样的话。”
听了狐狸的话,大臣们又连连点头。
大臣们无法断定谁是埃克斯王子,打算向国王禀报。国王听到找到王子的消息,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忙跑了出来。但是老虎和狐狸正为谁是王子的事情争吵不休,刚开始还只是吵嘴,后来干脆相互扭打在一起,撕咬起来。
国王看着打得头破血流的老虎和狐狸,脸上的笑容顿时消失了。
“从前可爱的孩子们现在竟然变成这样……”
国王很伤心。
其实他们两个都是国王的孩子,国王沉默了很久,然后说道:
“我的儿子还有一个特征,爱打架的人不是我的孩子。”
听了这句话,原先撕打在一起的老虎和狐狸立刻停了下来。
国王又说:
“我要找的埃克斯王子不存在了,以后不要再找王子了。”
大臣们手里拿着“x”形状的王冠,本来这顶王冠是要给王子戴的,一听国王这样说,大臣们都呆呆地站在原地。国王走了。
“埃克斯不存在了,埃克斯不存在了……”
远处回荡着国王的叹息声。
趣味数学小故事14
6. 筹算女杰王贞仪女数学家王贞仪(1768-1797 ),字德卿,江宁人,是清代学者王锡琛之女,著有《西洋筹算增删》一卷、《重订策算证讹》一卷、《象数窥余》四卷、《术算简存》五卷、《筹算易知》一卷。
从她遗留下来的著作可以看出,她是一位从事天文和筹算研究的女数学家。算筹,又被称为筹、策、筹策等,有时亦称为算子,是一种棒状的计算工具。一般是竹制或木制的一批同样长短粗细的小棒,也有用金属、玉、骨等质料制成的,不用时放在特制的算袋或算子筒里,使用时在特制的算板、毡或直接在桌上排布。应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方法叫做“筹算”,算筹传入日本称为“算术”。算筹在中国起源甚早,《老子》中有一句“善数者不用筹策”的记述,现在所见的最早记载是《孙子算经》,至明朝筹算渐渐为珠算所取代。
17世纪初叶,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一种算筹计算法,明末介绍到我国,也称为“筹算”。清代著名数学家梅文鼎、戴震等人曾加以研究。戴震称其为“策算”。王贞仪也从事研究由西洋传入我国的这种筹算,并且写了三卷书向国人介绍西洋筹算。她在著作中对西洋筹算进行增补讲解,使之简易明了。王贞仪介绍的纳皮尔算筹乘除法,当时的读者认为容易了解,但与当时我国的乘除法筹算的方法相比,显得较繁杂,因此,数学家们没有使用西洋筹算,一直使用中国筹算法。今天的读者把中外筹算乘除法视为老古董,采用的是由外国传入的笔算四则运算,这种笔算于1903年才开始被使用,故我国与世界接轨使用笔算的历史只有100年。
趣味数学小故事15
学习数学不仅解题思路要正确,具体解题过程也不能出错,差之毫厘,往往失之千里.美国芝加哥一个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太太,在医院施行一次小手术后回家.两星期后,她接到医院寄来的一张帐单,款数是63440美元.她看到偌大的数字,不禁大惊失色,骇得心脏病猝发,倒地身亡.后来,有人向医院一核对,原来是电脑把小数点的位置放错了,实际上只需要付63.44美元.
点错一个小数点,竟要了一条人命.正如牛顿所说:"在数学中,最微小的误差也不能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