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高对婴儿有什么影响(2)
2024-01-12育儿 来源:图文百科
母乳性黄疸的症状
1、小儿的营养发育良好,一般情况良好,体重增加,大母乳性黄疸便为黄色,大便颜色正常。
2、肝、脾不大。
3、小儿的肝功能正常,无贫血。
4、黄疸一般在出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10天左右,然后黄疸渐渐减轻,3~12周恢复正常水平。
母乳性黄疸的危害
1、迟发型比早发型严重
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其发病的原因与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有关。一般来说,随着婴儿月龄的增加,黄疸会逐渐消退,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并没有多大影响。不过,如果再停用母乳后黄疸还是没减轻,或是反而还加重了,那么就应该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2、患儿的状况都很好
一般来说,母乳性黄疸的孩子状况都良好,不存在感染、缺氧、酸中毒的情况。婴儿黄疸的胆红素浓度都不会太高,经过停喂母乳后,血液中的胆红素会迅速下降,一般情况下,在停母乳1-3天时,胆红素水平会下降到原来的50%。
3、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
由于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多数都能自行恢复。因此,综合性来看,其实母乳性黄疸并没有太大的危害,各位爸妈也不用太过担心。
母乳性黄疸的治疗
1、喂养与护理:当明确为母乳性黄疸后,现不提倡停母乳,可少量多餐喂养,按顺时针方向行腹部按摩以增加肠蠕动,服用退黄中成药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多晒太阳以改变间接胆红素的结构,形成光异构体利于从尿中排出。只有当胆红素水平超过15mg/dl时可暂停母乳喂养观察,如明显下降,确定为母乳性黄疸,仍可母乳喂养。
2、光疗:当胆红素达到20mg/dl,可予光疗,一般不需要用白蛋白或血浆治疗。
3、支持疗法: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等疾病的发生,以免加重黄疸。
4、酶诱导剂: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
绝大多数患了母乳性黄疸的宝宝,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黄疸就会渐渐消退,不会对健康造成任何影响,家长可以放心,不过严重的话最好及时就医治疗。
1、发热
黄疸伴发热多见于急性胆管炎,同时还伴有畏寒。肝脓肿、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均有中等度发热,甚至高热;急性病毒性肝炎或急性溶血时常先有发热,而后才出现黄疸。
2、腹痛
黄疸伴上腹部剧烈绞痛或疼真的了解痛者,多见于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或肝脓肿、原发性肝癌等。病毒性肝炎者多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胀痛与钝痛;肝脓肿或肝癌也可表现为上腹部或右上腹的隐痛或胀痛。
3、皮肤瘙痒
黄疸伴皮肤瘙痒者多见于肝内、外胆管梗阻(胆汁郁积)性黄疸,如胆总管结石、癌肿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妊娠复发性黄疸等。部分肝细胞性黄疸者也可伴有皮肤瘙痒,而溶血性黄疸常无皮肤瘙痒。
4、尿、粪便的颜色
梗阻性黄疸时尿色深如浓茶,而粪便颜色可变淡,胆道完全阻塞时粪便似陶土色。溶血性黄疸者尿如酱油色,粪便颜色也加深;而肝细胞性黄疸时,尿色轻度加深,粪便色泽呈浅黄色。
5、食欲减退、上腹饱胀、恶心与呕吐
病毒性肝炎者在黄疸出现前常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上腹饱胀等消化不良症状,多数患者同时厌油腻食物。长期厌油腻食物或者进食油腻食物后诱发右上腹疼痛或绞痛发作者,多为慢性胆囊病变;老年黄疸患者伴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时应考虑系癌肿所致,且常伴有体重呈进行性减轻,甚至发生高度营养不良的表现。
6、消化道出血
黄疸伴有消化道出血时,多见于肝硬化、肝癌、胆总管癌、壶腹癌或重症肝炎等。
7、巩膜及皮肤黄疸的色泽
根据黄疸的色泽可初步判断黄疸的病因或种类。巩膜皮肤黄疸呈柠檬色多提示为溶血性黄疸;呈浅黄色或金黄色时多提示为肝细胞性黄疸;呈暗黄色或黄绿色时多提示为梗阻性黄疸(梗阻时间愈长,黄疸呈黄绿色愈明显)。
8、皮肤其他异常
如面部及暴露部位皮肤有色素沉着,同时有肝掌、蜘蛛痣或颈胸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腹壁静脉显露曲张等表现时,多提示为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如皮肤有瘙痒抓痕、色素沉着及眼睑黄瘤等表现时,多提示为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患者一般皮肤色泽较苍白。
9、肝脏肿大
病毒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时,肝脏呈轻度或中等肿大,质地软,表面光滑,常有压痛;肝脏轻度肿大、质地较硬、边缘不整齐或表面有小结节感多见于早期肝硬化(晚期肝硬化者其肝脏多呈变硬缩小表现);肝脏明显肿大或呈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有结节感时,多提示为原发性肝癌。
1、小儿的营养发育良好,一般情况良好,体重增加,大母乳性黄疸便为黄色,大便颜色正常。
2、肝、脾不大。
3、小儿的肝功能正常,无贫血。
4、黄疸一般在出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10天左右,然后黄疸渐渐减轻,3~12周恢复正常水平。
母乳性黄疸的危害
1、迟发型比早发型严重
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其发病的原因与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有关。一般来说,随着婴儿月龄的增加,黄疸会逐渐消退,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并没有多大影响。不过,如果再停用母乳后黄疸还是没减轻,或是反而还加重了,那么就应该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2、患儿的状况都很好
一般来说,母乳性黄疸的孩子状况都良好,不存在感染、缺氧、酸中毒的情况。婴儿黄疸的胆红素浓度都不会太高,经过停喂母乳后,血液中的胆红素会迅速下降,一般情况下,在停母乳1-3天时,胆红素水平会下降到原来的50%。
3、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
由于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多数都能自行恢复。因此,综合性来看,其实母乳性黄疸并没有太大的危害,各位爸妈也不用太过担心。
母乳性黄疸的治疗
1、喂养与护理:当明确为母乳性黄疸后,现不提倡停母乳,可少量多餐喂养,按顺时针方向行腹部按摩以增加肠蠕动,服用退黄中成药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多晒太阳以改变间接胆红素的结构,形成光异构体利于从尿中排出。只有当胆红素水平超过15mg/dl时可暂停母乳喂养观察,如明显下降,确定为母乳性黄疸,仍可母乳喂养。
2、光疗:当胆红素达到20mg/dl,可予光疗,一般不需要用白蛋白或血浆治疗。
3、支持疗法: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等疾病的发生,以免加重黄疸。
4、酶诱导剂: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
绝大多数患了母乳性黄疸的宝宝,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黄疸就会渐渐消退,不会对健康造成任何影响,家长可以放心,不过严重的话最好及时就医治疗。
黄疸高对婴儿有什么影响3
黄疸会有哪些症状1、发热
黄疸伴发热多见于急性胆管炎,同时还伴有畏寒。肝脓肿、败血症、钩端螺旋体病均有中等度发热,甚至高热;急性病毒性肝炎或急性溶血时常先有发热,而后才出现黄疸。
2、腹痛
黄疸伴上腹部剧烈绞痛或疼真的了解痛者,多见于胆道结石、胆道蛔虫症或肝脓肿、原发性肝癌等。病毒性肝炎者多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胀痛与钝痛;肝脓肿或肝癌也可表现为上腹部或右上腹的隐痛或胀痛。
3、皮肤瘙痒
黄疸伴皮肤瘙痒者多见于肝内、外胆管梗阻(胆汁郁积)性黄疸,如胆总管结石、癌肿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妊娠复发性黄疸等。部分肝细胞性黄疸者也可伴有皮肤瘙痒,而溶血性黄疸常无皮肤瘙痒。
4、尿、粪便的颜色
梗阻性黄疸时尿色深如浓茶,而粪便颜色可变淡,胆道完全阻塞时粪便似陶土色。溶血性黄疸者尿如酱油色,粪便颜色也加深;而肝细胞性黄疸时,尿色轻度加深,粪便色泽呈浅黄色。
5、食欲减退、上腹饱胀、恶心与呕吐
病毒性肝炎者在黄疸出现前常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上腹饱胀等消化不良症状,多数患者同时厌油腻食物。长期厌油腻食物或者进食油腻食物后诱发右上腹疼痛或绞痛发作者,多为慢性胆囊病变;老年黄疸患者伴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时应考虑系癌肿所致,且常伴有体重呈进行性减轻,甚至发生高度营养不良的表现。
6、消化道出血
黄疸伴有消化道出血时,多见于肝硬化、肝癌、胆总管癌、壶腹癌或重症肝炎等。
7、巩膜及皮肤黄疸的色泽
根据黄疸的色泽可初步判断黄疸的病因或种类。巩膜皮肤黄疸呈柠檬色多提示为溶血性黄疸;呈浅黄色或金黄色时多提示为肝细胞性黄疸;呈暗黄色或黄绿色时多提示为梗阻性黄疸(梗阻时间愈长,黄疸呈黄绿色愈明显)。
8、皮肤其他异常
如面部及暴露部位皮肤有色素沉着,同时有肝掌、蜘蛛痣或颈胸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腹壁静脉显露曲张等表现时,多提示为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如皮肤有瘙痒抓痕、色素沉着及眼睑黄瘤等表现时,多提示为梗阻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患者一般皮肤色泽较苍白。
9、肝脏肿大
病毒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时,肝脏呈轻度或中等肿大,质地软,表面光滑,常有压痛;肝脏轻度肿大、质地较硬、边缘不整齐或表面有小结节感多见于早期肝硬化(晚期肝硬化者其肝脏多呈变硬缩小表现);肝脏明显肿大或呈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有结节感时,多提示为原发性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