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写作(4)
2024-01-12职场 来源:图文百科
(一)读后感与观后感的常见误区
“感受”多种多样,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思想,可以是在阅读之后受到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也可以是在读作品之后联系社会实际发表见解。读(观)后感与一般议论文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必须是建立在读、观后的基础上生发出的感想。写读后感或观后感常常存在以下误区:
1、简单摘抄——摘抄大量句段,只抄不“感”
相信很多同学都有一个专属小本本,上面抄满了动人的好词佳句。摘抄的方式固然有助于学习积累,但“只抄不感”“只抄不练”却不能有效提升写作能力。如同仅仅从别人那里买来了食材摆到了桌上,没有经过自己的烹饪,它们也不会变成一桌美味佳肴。
2、脱离欣赏对象,放飞自我,自嗨式的“感”
欣赏了一部佳作之后,心中有很多话想说,但是写着写着停不下来了,内容却早已发散、跑偏。脱离了对象的读后感和观后感,容易变成一味地抒发情绪,而忽略了真正专注的文脉思路。
3、仅停留于对作品的复述,忽略了更深层面的探讨
读(观)后感与复述的最大区别在于:既要体现“读”和“观”的过程,又要注重“感”。在欣赏之后,若没有自己的见解,那么就仅仅停留在信息“输入”的阶段,缺乏有效的“输出”,做不到真正的积累、思考。
每一部优秀作品所表达的东西,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背后总有深层的含义:也许是作者的人生感悟,也许是对社会的反映,也许是张扬某一种理念……无论如何,作品的内涵总是十分丰富的,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琢磨和讨论。
(二)读后感、观后感写作要点
1、拟标题
标题可以是《×××读后感》《×××观后感》《读×××》,也可以采用正副标题的形式,如《人间有味是清欢——读林清玄散文集》。前者简洁明了,后者主旨明确,也更有“文艺范儿”。当然,读后感、观后感的标题并没有固定的格式,大家尽可以在切合主题的基础上自由发挥。
2、写作结构与思路
一篇完整的读(观)后感,大体来说,包含四个部分:引、议、联、结。这与议论文的写作方式有相通之处,但要注意不能脱离阅读对象。
第一步:引
文章开头,先简洁地交代所欣赏的作品。通常情况下,读(观)后感的第一部分,围绕着“感”的要点,适当、有条理地引述相关材料。如果是影视作品,简洁地概括出某一个情节或画面,交代清楚生发出来的“感”从何而来,作品中的哪一点特别引起了思考。
请注意,引述的原文材料是为后文的“感”服务的,所以不可大段大段地摘抄。对于影视作品来说,说明画面或情节的篇幅不能过长,三言两语即可。仔细斟酌之后,不相关的内容可“忍痛割爱”。摘抄和概括要简洁、准确,有针对性。
第二步:议
接着对所引材料进行分析、解读。挖掘出材料的深层含义,然后自然地过渡,提出你的中心论点,即你有所“感”的核心要点。请记住,自己的感悟是建立在分析作品的基础上的,你的“感”的核心要点是从对材料的分析解读中引发出来的。分析作品和发表议论要紧密结合。
第三步:联
围绕着中心观点,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这一步要注意联系实际。可以联系作者的创作理念和当时的创作背景,也可以是联系到现今社会现象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联系你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发表见解……无论哪一种,都尽量深度挖掘、深入思考。还要注意论证时的行文逻辑和思路,逻辑思路这一点,与议论文的写法类似,这里就不再赘述。
第四步:结
我们沿着同一个思路和主题,就作品本身展开记叙、联想和思考。结尾部分就需要将上文观点简单作总结,进一步发表自己的感慨、思考,收束全文。
3、注意事项
首先,写读(观)后感时需要记住的是,“感”的生发,都是建立在原作的基础上的,不能脱离原作,否则,就会淡化读(观)后感的文体特征,变成一般的议论文。
其次,最合适的方式是以小见大,抓住你感悟最深的一个“感”的中心点,围绕它来进行讨论,切忌追求面面俱到、大而空泛。
再次,在平时的阅读积累过程中,如果引起你感悟的要点很多,为了使文章更有条理、思路更加清晰,不妨先用“引议联结”的方式完整深入地写完一个要点,然后再用同样的方式去写另一个要点。这样做可以更好地整理自己的思绪,避免因“无从下手”或若“脱缰野马”而导致思路混乱。
“感受”多种多样,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思想,可以是在阅读之后受到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也可以是在读作品之后联系社会实际发表见解。读(观)后感与一般议论文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必须是建立在读、观后的基础上生发出的感想。写读后感或观后感常常存在以下误区:
1、简单摘抄——摘抄大量句段,只抄不“感”
相信很多同学都有一个专属小本本,上面抄满了动人的好词佳句。摘抄的方式固然有助于学习积累,但“只抄不感”“只抄不练”却不能有效提升写作能力。如同仅仅从别人那里买来了食材摆到了桌上,没有经过自己的烹饪,它们也不会变成一桌美味佳肴。
2、脱离欣赏对象,放飞自我,自嗨式的“感”
欣赏了一部佳作之后,心中有很多话想说,但是写着写着停不下来了,内容却早已发散、跑偏。脱离了对象的读后感和观后感,容易变成一味地抒发情绪,而忽略了真正专注的文脉思路。
3、仅停留于对作品的复述,忽略了更深层面的探讨
读(观)后感与复述的最大区别在于:既要体现“读”和“观”的过程,又要注重“感”。在欣赏之后,若没有自己的见解,那么就仅仅停留在信息“输入”的阶段,缺乏有效的“输出”,做不到真正的积累、思考。
每一部优秀作品所表达的东西,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背后总有深层的含义:也许是作者的人生感悟,也许是对社会的反映,也许是张扬某一种理念……无论如何,作品的内涵总是十分丰富的,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琢磨和讨论。
(二)读后感、观后感写作要点
1、拟标题
标题可以是《×××读后感》《×××观后感》《读×××》,也可以采用正副标题的形式,如《人间有味是清欢——读林清玄散文集》。前者简洁明了,后者主旨明确,也更有“文艺范儿”。当然,读后感、观后感的标题并没有固定的格式,大家尽可以在切合主题的基础上自由发挥。
2、写作结构与思路
一篇完整的读(观)后感,大体来说,包含四个部分:引、议、联、结。这与议论文的写作方式有相通之处,但要注意不能脱离阅读对象。
第一步:引
文章开头,先简洁地交代所欣赏的作品。通常情况下,读(观)后感的第一部分,围绕着“感”的要点,适当、有条理地引述相关材料。如果是影视作品,简洁地概括出某一个情节或画面,交代清楚生发出来的“感”从何而来,作品中的哪一点特别引起了思考。
请注意,引述的原文材料是为后文的“感”服务的,所以不可大段大段地摘抄。对于影视作品来说,说明画面或情节的篇幅不能过长,三言两语即可。仔细斟酌之后,不相关的内容可“忍痛割爱”。摘抄和概括要简洁、准确,有针对性。
第二步:议
接着对所引材料进行分析、解读。挖掘出材料的深层含义,然后自然地过渡,提出你的中心论点,即你有所“感”的核心要点。请记住,自己的感悟是建立在分析作品的基础上的,你的“感”的核心要点是从对材料的分析解读中引发出来的。分析作品和发表议论要紧密结合。
第三步:联
围绕着中心观点,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这一步要注意联系实际。可以联系作者的创作理念和当时的创作背景,也可以是联系到现今社会现象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联系你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发表见解……无论哪一种,都尽量深度挖掘、深入思考。还要注意论证时的行文逻辑和思路,逻辑思路这一点,与议论文的写法类似,这里就不再赘述。
第四步:结
我们沿着同一个思路和主题,就作品本身展开记叙、联想和思考。结尾部分就需要将上文观点简单作总结,进一步发表自己的感慨、思考,收束全文。
3、注意事项
首先,写读(观)后感时需要记住的是,“感”的生发,都是建立在原作的基础上的,不能脱离原作,否则,就会淡化读(观)后感的文体特征,变成一般的议论文。
其次,最合适的方式是以小见大,抓住你感悟最深的一个“感”的中心点,围绕它来进行讨论,切忌追求面面俱到、大而空泛。
再次,在平时的阅读积累过程中,如果引起你感悟的要点很多,为了使文章更有条理、思路更加清晰,不妨先用“引议联结”的方式完整深入地写完一个要点,然后再用同样的方式去写另一个要点。这样做可以更好地整理自己的思绪,避免因“无从下手”或若“脱缰野马”而导致思路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