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的历史资料有哪些?
2024-10-16万能百科 来源:图文百科
莲花又称作荷花,是大家熟悉的水生花卉,原产印度热带地区。而睡莲原产地则在中国、印度、埃及、墨西哥、南非、美国等地区。
两者都属睡莲科植物,最容易识别的方法是莲花的叶片表面有绒毛,且成叶会挺出水面,叶片为盾形、没有缺口;睡莲的叶片表面油油亮亮,成叶不会挺出水面,而是漂在水面上,叶片为椭圆形,而且V字缺口。
花朵的部分,莲花的花朵较大,花瓣基部宽广,图案有白、红、粉红,集中在清晨开花;睡莲一般的花型比莲花来得小(大王莲例外),花瓣长狭,图案有白、黄、紫、粉红、红、紫红、蓝,图案多,在清晨或夜晚开花。
莲花一身都是宝,从花、茎、莲子、莲蓬、莲藕(地下茎)都可拿来食用,不过莲花的花期只限於夏天;睡莲只利用它的花朵,来制作睡莲花茶、香水,而且一年四季都开花。
莲花在佛教与印度教中,象征神圣与不灭,这些宗教的神明传说故事中都会出现莲花来陪衬,例如释迦牟尼佛出生时就会走路,而且步步脚下生莲花。
中国人栽培莲花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莲在古代的称呼更多,在「诗经」中将莲花称作水芙蓉、水芝、泽芝、水华、水环;东汉时,佛教东传中国,莲也被中国人视为吉祥花卉,不但广为栽种,而且还采食莲子、莲蓬、莲藕。至於将莲称作「荷」,则是古中国人称莲的绿茎为荷,后来,莲与荷两者混为一谈,才索性通用。
描写莲花的诗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____杨万里《小池》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____朱庭玉《天净沙·秋》
4、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____苏轼《江神子·江景》
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____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6、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____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7、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____李商隐《赠荷花》
8、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____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9、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____王昌龄《采莲曲》
10、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____李商隐《赠荷花》
11、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____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12、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____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13、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____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14、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____秦观《纳凉》
15、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____龚翔麟《菩萨蛮·题画》
两者都属睡莲科植物,最容易识别的方法是莲花的叶片表面有绒毛,且成叶会挺出水面,叶片为盾形、没有缺口;睡莲的叶片表面油油亮亮,成叶不会挺出水面,而是漂在水面上,叶片为椭圆形,而且V字缺口。
花朵的部分,莲花的花朵较大,花瓣基部宽广,图案有白、红、粉红,集中在清晨开花;睡莲一般的花型比莲花来得小(大王莲例外),花瓣长狭,图案有白、黄、紫、粉红、红、紫红、蓝,图案多,在清晨或夜晚开花。
莲花一身都是宝,从花、茎、莲子、莲蓬、莲藕(地下茎)都可拿来食用,不过莲花的花期只限於夏天;睡莲只利用它的花朵,来制作睡莲花茶、香水,而且一年四季都开花。
莲花在佛教与印度教中,象征神圣与不灭,这些宗教的神明传说故事中都会出现莲花来陪衬,例如释迦牟尼佛出生时就会走路,而且步步脚下生莲花。
中国人栽培莲花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莲在古代的称呼更多,在「诗经」中将莲花称作水芙蓉、水芝、泽芝、水华、水环;东汉时,佛教东传中国,莲也被中国人视为吉祥花卉,不但广为栽种,而且还采食莲子、莲蓬、莲藕。至於将莲称作「荷」,则是古中国人称莲的绿茎为荷,后来,莲与荷两者混为一谈,才索性通用。
描写莲花的诗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____杨万里《小池》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____朱庭玉《天净沙·秋》
4、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____苏轼《江神子·江景》
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____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6、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____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7、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____李商隐《赠荷花》
8、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____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9、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____王昌龄《采莲曲》
10、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____李商隐《赠荷花》
11、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____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12、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____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13、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____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14、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____秦观《纳凉》
15、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____龚翔麟《菩萨蛮·题画》